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新聞稿

主動脈瓣膜疾病治療:無縫線生物性瓣膜置換術

發佈日期:
發佈者:管理者
類別:新聞稿
點閱數:58035

主動脈瓣膜疾病治療新選擇:無縫線生物性瓣膜置換術

主講人:臺北榮總外科部心臟外科 許喬博醫師/副教授

105/12/5

    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的主動脈瓣膜,為供應全身血流的源頭幫浦,若狹窄、閉鎖不全(逆流),會產生胸口悶痛、呼吸急促,甚至昏倒,病情惡化時甚至引發心臟衰竭。此症狀好發於65歲以上老年人,約有四分之一的老年人會有瓣膜硬化的問題,進而演變成瓣膜狹窄,預估目前有10萬名國人有此潛在疾病。
    主動脈瓣膜疾病最主要的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或外科手術,一般來說,經過醫生風險評估後,實施手術,絕大數病患都能恢復良好,且明顯感受到身體狀況改善。手術治療又分為傳統開胸手術、微創小傷口手術以及經導管置放支架瓣膜手術三大類。傳統開胸手術需經人工心肺機,使心臟停止跳動實施手術,但手術時間長、傷口大、病患疼痛感深及休養期長;相較下,微創小傷口手術雖需藉由人工心肺機停止心跳手術,但所造成的傷口小、疼痛感輕、休養期縮短,然而因為傷口小,手術空間視野窄,所以遇到瓣膜位置較偏離的病患時,手術結線時可能無法完全綁緊進而造成側漏的發生,或是傷及主動脈,就得再一次進行手術。

    近期發展的經導管置放支架瓣膜手術可以在心臟保持跳動下,直接置放。然而未切除過度鈣化瓣膜,有時導致與主動脈壁無法完美貼合,衍生側漏的問題,並發展成逆流;再者適用病人的條件受限多,例如僅建議置放於超高風險或高齡病患等,且手術費用較高。

    衛福部於105年3月核准使用「無縫線生物性瓣膜置換術」,融合前述各項手術優點,利用人工心肺機讓心臟停止跳動,實施微創小傷口的技巧,先切除鈣化瓣膜,再實施無縫線生物性支架瓣膜置放,可大大減少手術及心臟停止時間,減少心臟麻痺液使用,減輕心腎負荷,並將側漏可能性降到最低,且手術費用僅為經導管置放支架瓣膜手術的四分之一,此外亦適用於瓣膜閉鎖不全逆流患者,能讓應用更多元化。

    病患林女士及林先生,因呼吸困難及胸悶就醫,確診為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林先生更合併一條冠狀動脈疾病,今年9月28日二位患者於本院首先受惠於接受「無縫線生物性瓣膜置換術」,術後恢復良好,重拾健康人生。

主動脈瓣膜疾病治療新選擇:無縫線生物性瓣膜置換術

主動脈瓣膜疾病治療新選擇:無縫線生物性瓣膜置換術

主動脈瓣膜疾病治療新選擇:無縫線生物性瓣膜置換術

主動脈瓣膜疾病治療新選擇:無縫線生物性瓣膜置換術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