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新聞稿

北榮、成大攜手搶救52天新生兒聯合記者會

發佈日期:
發佈者:管理者
類別:新聞稿
點閱數:7380

跨越濁水溪的愛!

北榮、成大攜手搶救52天新生兒

活體單葉肝臟移植成功創紀錄!

主講人:臺北榮總外科部兒童外科 劉君恕主任

        成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 林永傑醫師  107/1/24

    106年10月8日,穆小弟在出生後隨即發生有食慾差、水腫、低血糖等異常狀況,在住院期間檢查發現肝臟衰竭,在成大醫院被確認患有罕見的母胎免疫疾病「新生兒血鐵沉積症」,肝細胞破壞殆盡造成猛爆性肝臟衰竭,命在旦夕。

    新生兒血鐵沉積症與遺傳性的血鐵沈積症不同,發生機轉是由於母親在懷孕時產生對抗胎兒肝細胞的抗體,破壞胎兒肝細胞並產生肝臟及其他組織中鐵質的沈積。病嬰在出生後隨即會發生低血糖、凝血功能障礙、黃疸、水腫、寡尿等等肝臟衰竭的症狀。藥物治療方法為血漿置換以及高劑量免疫球蛋白注射,但若不及時接受肝臟移植,致死率接近百分之百。

    穆小弟在成大醫院小兒部林永傑醫師的悉心照顧之下,歷經免疫球蛋白治療、多次的血漿置換,以及連續性血液透析治療,狀況雖逐漸穩定,但是肝臟功能不見恢復的跡象,此時唯一的治癒希望是肝臟移植。但穆小弟僅45天大,4公斤重,由於體型小、體重輕,手術難度高,林醫師透過各種管道,期待一絲希望,甚至在臉書上「求救」,一度考慮將病人轉至日本接受肝臟移植。

 

    林醫師輾轉與本院兒童外科劉君恕主任連絡,討論是否有肝臟移植成功的可能性,經仔細評估,即著手計畫進行活體換肝手術。穆小弟於106年11月22日轉診至本院兒童加護病房,由兒童醫學部張瑞文醫師持續給予排鐵劑、補充凝血因子及連續性血液透析治療。本院兒童外科、移植外科通力合作,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移植前及捐贈前評估,確認穆小弟的父親為適合的肝臟捐贈者。

    由於穆小弟的腹腔空間小,一般活體換肝常用的左側葉體積過大過厚,必須將左側葉當中的第三肝節移除,再將第二肝節邊緣削除,進一步減少體積以及厚度。為了預演複雜的減積手術,兒童外科葉奕廷醫師採用影像重組及3D列印技術,將捐贈者左側葉的外型,以及肝臟內部錯綜複雜的血管,以3D列印出與實際肝臟同樣大小的模型,並且在電腦中模擬將第三肝節移除的過程,確認在減積過程中要結紮的血管以及切除的範圍(見附圖)。

    在萬全的準備之下,11月29日,穆小弟出生52天時接受了活體換肝手術,由劉君恕主任和林釀呈醫師負責受贈者的手術。捐贈者手術則由蔡昕霖醫師及陳正彥醫師操刀,將父親捐贈的左側葉肝,在3D列印模型以及靛氰綠(ICG)螢光攝影的導航之下如術前規劃的進行減積,再由劉君恕主任將捐贈植體種到穆小弟身上,並由整形外科石育仲醫師以顯微手術吻合肝動脈,手術由早上八時進行至晚上八時,歷時12小時。

    由於脾臟腫大、組織水腫,穆小弟的腹腔無法一次縫合,劉君恕主任為避免肝臟血管受到壓迫採取階段式腹壁縫合法,在一個禮拜內完成腹腔關閉。至今術後八週,在兒童外科、移植外科、兒童醫學部免疫腎臟科、新生兒科等多專科的通力合作照顧之下,移植肝臟功能正常,穆小弟也已經脫離正壓呼吸器轉至普通病房照顧,身上所有的引流管、洗腎管路及中心靜脈導管皆已移除,傷口復原狀況良好,準備出院。

    穆小弟將國內活體肝臟移植的體重數極限推至4公斤,也是少數接受「超減容積」肝臟第二單一小節移植的病患,此治療成果應歸功於成大團隊在穆小弟剛出生的危險期永不放棄的積極治療,以及本院移植醫學及兒童醫學領域多專科共同照護成果,並顯示出本院器官移植及兒童重症加護照顧的優異水準,以及運用新科技輔助手術的價值。

北榮、成大攜手搶救52天新生兒聯合記者會

「醫『生』就是要努力為病人謀『生路』」

成大-北榮攜手搶救52天新生兒 換肝成功全紀錄

成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林永傑醫師107/1/24

    很高興能參加這一次的記者會,但這次的會議,可以說是穆小弟的第二次誕生的慶生會。成大新生兒加護房看到我們全力照顧的穆小弟,能在台北榮總團隊手中重生,成大醫院所有的人都非常的高興。穆小弟能夠重生,是要靠像接力賽一樣,一棒接著一棒地照顧。

    穆小弟的診斷是肝鐵色素沈積症,這疾病會在子宮內發病且在出生時即表現低血糖與肝衰竭,甚至多重器官衰竭。

    第一棒是診所。10/8穆小弟早產35週生在診所,體重2.8公斤,但該診所對早產兒的低血糖的偵測有著敏感度而早期轉診。第二棒是奇美醫學中心,在穆小弟在10/10開始快速惡化且病情不明時,非常好的支持性照顧。

    第三棒是網路,因為當時穆小弟的病況陷入膠著時,10/21日,家屬透過臉書,找成大新生兒團隊更進階的重症照顧例如血液透析或是肝臟切片,甚至葉克膜等。

10/22日,成大醫院是第四棒。除了靠網路Google搜尋進行快速診斷外,加上成大小兒部的醫護人員,在這幾年累積了許多新生兒管路技術與新生兒血液透析、血漿置換、新生兒營養等技術,讓治療朝向正確的方向。也讓穆小弟處境艱難之中,體重從3.2公斤緩慢成長至3.5公斤,也常常能夠看到他的笑容。但是那時候,我們發現即使我們的技術再好,穆小弟卻因肝臟逐漸萎縮而流血不止,黃膽也日益上昇,腎功能也再次受到影響。我們逐漸了解到穆小弟需要肝臟移植以求生存時,卻發現台灣的紀錄是體重4.8公斤,與當時的病況相比,那是非常高的門檻。在多方詢問未果後,讓我相當難過。我曾一度覺得沒有希望,照顧起來太辛苦而且沒有目標了。

    第五棒又是網路接手。我以家屬當時找到成大的精神,在11/16日凌晨,在臉書發言尋問「台灣有誰可以幫忙小小病人換肝?」之時,我在北榮外科的鄭厚軒學弟,向我透露北榮劉君恕教授的移植團隊可以。當天我們很快就聯絡上。劉教授看過病歷與抽血資料,協助且肯定成大的診斷與治療;但劉教授遠比我更了解這個疾病惡化的速度,他在日本見過幾個個案,因此也了解我遇到的內科困境,便積極電話聯絡安排肝臟移植相關的事宜。

    11/20星期一,劉教授再次來電,希望能和家屬當面一談。11/21,劉教授門診後,我和家屬因為受到劉教授熱誠的感動,11/22我便親送穆小弟與家屬北上,當面與第六棒「北榮的團隊」進行交棒。整個過程就在臉書發文後不到一週內發生的。

    在11/29日手術之前,成大與北榮團隊的聯絡仍相當的密切包括管路與透析經驗的交流,我相信也是成功的原因之一。之後劉教授經常傳穆小弟進步的照片和影片給我們看,我們除了覺得我們的努力很值得外,也為台灣的醫療進步感到光榮:因為台北榮總團隊,把新生兒移植的手術推進了新的紀元。

 

北榮、成大攜手搶救52天新生兒聯合記者會

北榮、成大攜手搶救52天新生兒聯合記者會

北榮、成大攜手搶救52天新生兒聯合記者會

北榮、成大攜手搶救52天新生兒聯合記者會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