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最新消息

再生醫學重要突破 臺日攜手合作大躍進

發佈日期:
發佈者:管理者
類別:最新消息
點閱數:49917

       由臺北榮民總醫院主辦的「台日幹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會議」,107年6月30日假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在科技部、衛生福利部及臺灣日本關係協會科技交流委員會、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所、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等單位指導合作下,圓滿閉幕。
       研討會邀請日本理化學研究所高橋政代 (Masayo Takahashi)教授、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清水達也 (Tatsuya Shimizu) 所長、與京都大學iPS幹細胞研究應用中心(CiRA)齊藤博英 (Hirohide Saito) 副所長、長船健二(Kenji Osafune)教授與金子新(Shin Kaneko)教授等幹細胞與3D細胞層狀組織工程權威,來臺分享日本再生醫學的發展及最新幹細胞運用的趨勢。
       近年來全球再生醫學細胞治療技術突飛猛進,國際上相關臨床試驗與細胞產品日趨成熟。日本政府更是大力推動再生醫療產業化,使得日本國內再生醫學研究與產業快速發展。在臨床運用治療上,日本於2014年開放萬能誘導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進行視網膜黃斑部臨床試驗,同時去年(2017)已通過利用iPSC來治療帕金森氏症的申請案,而在今年(2018)年5月日本進一步核准使用iPSC結合層狀培養(Cell Sheet)技術運用在心臟疾病與心衰竭病患的治療。
本次日方專家所提出的四大主題分別是針對:
(1) iPSC幹細胞在視網膜移植治療黃斑部病變的臨床進展。
(2) 立體3D功能性層狀細胞技術應用與心臟治療的發展。
(3)以iPSC技術所進行腎臟病以及糖尿病的再生治療。
(4)建立再生醫學臨床等級iPSC細胞庫儲存計畫。
四個面向充分探討。
       高橋政代教授研發團隊所開發出來的視網膜片移植(retinal sheet transplantation),2014已完成世界首例自體iPSC視網膜幹細胞移植。自去年(2017)三月起,至今已完成五例利用HLA純合子iPS細胞,進行異體移植治療黃斑部病變之臨床試驗。高橋教授更進一步將iPS細胞分化成視網膜感光細胞和次級視網膜神經元,在已證明能夠在終末期視網膜變性的小鼠中,成功重新引入視覺功能。而且動物實驗更進一步證實移植iPS細胞所分化的3D視網膜層狀組織,通常比傳統幹細胞單獨分化成懸浮細胞存活更長時間。這項研究的目的不僅創新引入iPSC的視網膜感光細胞移植的新策略,同時結合視網膜移植層片技術的優點。
       醫研部基礎研究科邱士華主任表示,在臺灣地區,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在65歲以上人口約占10%至15%,其中有約30%患者(約有5-10萬人)會隨著病程,視網膜及感光細胞產生不可逆的退化,最後導致中心視力喪失。目前對於已經發生嚴重視網膜損壞及感光細胞萎縮的病患,至今尚無有效治療方式問世!但本次的研討會所邀請到的高橋政代教授團隊在日本已經開發了iPSC視網膜感光細胞移植,是現在全球恢復視網膜退化最有希望重新拾獲視力的治療方法。臺北榮總加強與日方臨床幹細胞治療團隊合作,期盼能獲得具體成效,為臺灣醫療再開一扇窗。(報導/公關組 吳建利)

張德明院長

與會人員合影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