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新聞稿

克雷伯氏肺炎桿菌colistin抗藥性機制研究

發佈日期:
發佈者:管理者
類別:新聞稿
點閱數:10055

臺北榮總 臺大醫院 兩院合作研究計畫103-104年度成果發表記者會

克雷伯氏肺炎桿菌colistin抗藥性機制研究

主講人臺北榮總內科部感染科 林邑璁醫師

                         臺大醫院             王錦堂教授

106/5/6

    克痢黴素 (colistin) 為治療多重抗藥性克雷伯氏肺炎桿菌感染的最後一線抗生素,然而近年來抗克痢黴素克雷伯氏肺炎桿菌逐年增加,使得克雷伯氏肺炎桿菌的治療越來越棘手。為了了解抗克痢黴素克雷伯氏肺炎桿菌的抗藥機制,本計畫收集了26株抗克痢黴素克雷伯氏肺炎桿菌,並加以研究。

    利用基因定序分析各別菌株之莢膜型後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抗克痢黴素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屬於莢膜型K64,其次為K24和K54。而分析細菌脂多醣調控之相關基因後發現,53.8% (14/26) 的抗藥性菌株帶有mgrB的基因突變,突變的mgrB基因因為無法正常調控下游脂多醣修飾的相關基因,使得脂多醣修飾相關基因的表現量異常增加,而增加的脂多醣修飾中和了細菌膜上的負電荷,使其對克痢黴素的親和性下降,最終導致抗藥性的產生。除了mgrB基因突變之外,另有30.8% (8/26) 的菌株帶有crrB基因突變,而crrB基因突變同樣會造成脂多醣修飾相關基因的表現量異常增加,進而產生抗藥性。其中我們更發現crrB的突變必須藉由下游crrC 的基因表現量增加,才能調控脂多醣修飾相關基因。

    總結來說,台灣抗克痢黴素克雷伯氏肺炎桿菌的主要莢膜型為K64。克痢黴素的抗藥性主要是藉由調控子mgrBcrrB的突變,進而增加細菌對脂多醣的修飾所造成。而了解這些菌株的特性以及抗藥性產生的機制後,將有助於未來流行病學的分析以及新藥的開發。

克雷伯氏肺炎桿菌colistin抗藥性機制研究

克雷伯氏肺炎桿菌colistin抗藥性機制研究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