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 :
1. (SCI)Evaluating the hearing screening effectiveness of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technology among young adults—A pilot study. Cheng HL, Hana JY, Chuc YC, Cheng YF, Lina CM, Chiang MC, Wu SL, Lai YH, Liao WH. J Chin Med Assoc.2023 January 86(1):p 105-112.
2.(SCI)Efficacy of Ventilation Tube Insertion with Palatal Repair for Otitis Media in Cleft Palate: Meta-Analysi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Chang FL, Chen CH, Cheng HL, Chang CY, Leong JL, Chang YT, Cheng YF, Liao WH. J Pers Med. 2022 Feb 10;12(2):255.
3.(SCI)Smartphone-bas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sing a transfer learning algorithm for the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middle ear diseases: A retrospective deep learning study. Chen YC, Chu YC, Huang CY, Lee YT, Lee WY, Hsu CY, Yang AC, Liao WH, Cheng YF. E Clinical Medicine. 2022 Jul 12;51:101543.
4.(SCI)Evaluating the hearing screening effectiveness of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technology among young adults—A pilot study. Cheng HL, Hana JY, Chuc YC, Cheng YF, Lina CM, Chiang MC, Wu SL, Lai YH, Liao WH. J Chin Med Assoc. 2022 Dec.
5.(SCI)Objective signal analysis for investigating feasibility of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in hearing screening. Cheng HL, Han JY, Zheng WZ, Cheng YF, Chu YC, Lin CM, Chiang MC, Liao WH, Lai YH. Sensors. 2022 Sep. 22, 7329.
6.(SCI) Physicia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patients. Liao WH, Cheng YF, Chen YC, Lai YH, Lai F, Chu YC. J Chin Med Assoc. 2021 Jan 1;84(1):101-107.
7.(SCI) Developing a novel meatal areolar tissue autograft for minimally invasive tympanoplasty. Chen YC, Huang CY, Kuo YJ, Cheng HL, Cheng YF, Liao WH. J Chin Med Assoc. 2020 Oct;83(10):956-961.
8.(SCI) A Smartphone-Based Approach to Screening for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Cross-Sectional Validity Study. Lin HH, Chu YC, Lai YH, Cheng HL, Lai F, Cheng YF, Liao WH. JMIR Mhealth Uhealth. 2020 Nov 11;8(11).
9.(SCI) A Retrospective Study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mension of Osseous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and Chronic Otitis Media. Lee YF, Wei PY, Chu CH, Liao WH, Shiao AS, Wang MC. Ear Nose Throat J. 2019 Jun 2.
10.(SCI) A Mobile Phone-Based Approach for Hearing Screening of School-Age Children: Cross-Sectional Validation Study. Chu YC, Cheng YF, Lai YH, Tsao Y, Tu TY, Young ST, Chen TS, Chung YF, Lai F, Liao WH. JMIR Mhealth Uhealth. 2019 Apr 1;7(4).
11.(SCI) Modified Siegel's criteria for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Reporting recovery outcomes with matched pretreatment hearing grades. Cheng YF, Chu YC, Tu TY, Shiao AS, Wu SL, Liao WH. J Chin Med Assoc. 2018 Nov;81(11):1008-1012.
12.(SCI) The Efficacy of Concurrent or Sequential Intravenous and Intratympanic Steroid for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Chu CH, Chiou SR, Wang MC, Shiao AS, Tu TY, Lin LY, Huang CY, Liao WH. Audiol Neurootol. 2018;23(5):277-284.
13.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hearing aids in noisy environment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technology. Lai YH, Zheng WZ, Tang ST, Fang SH, Liao WH, Tsao Y. Conf Proc IEEE Eng Med Biol Soc. 2018 Jul; 2018:404-408.
14.(SCI) Benefits of incorporating the adaptive dynamic range optimization amplification scheme into an assistive listening device for people with mild or moderate hearing loss Chang HY, Luo CH, Lo TS, Chen HC, Huang KY, Liao WH, Su MC, Liu SY, Wang NM.. Assist Technol. 2018; 30(5):226-232.
15.(SCI) Revisit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ree-dimensional fluid attenuation inversion recovery imaging and hearing outcomes in adults with idiopathic unilateral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Liao WH, Wu HM, Wu HY, Tu TY, Shiao AS, Castillo M, Hung SC. Eur J Radiol. 2016 Dec;85(12):2188-2194.
16.(SCI) High-dose amoxicillin with clavulan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otitis media in children.Chu CH, Wang MC, Lin LY, Tu TY, Huang CY, Liao WH, Shiao AS.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4 Jan 6.
17.(SCI) Relationship between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nd subsequent stroke. Chang CF, Kuo YL, Chen SP, Wang MC, Liao WH, Tu TY, Shiao AS. Laryngoscope. 2013 Apr;123(4):1011-5.
18.(SCI) How long is long enough to follow up children after cholesteatoma surgery? A 29-year study. Kuo CL, Shiao AS, Liao WH, Ho CY, Lien CF. Laryngoscope. 2012 Nov;122(11):2568-73.
20.(SCI) Can long-term hearing preservation be expected in children following cholesteatoma surgery? Re- sults from a 14-year-long study of atticotomy-limited mastoidectomy with cartilage reconstruction. Kuo CL, Shiao AS, Liao WH, Ho CY, Lien CF. Audiol Neurootol. 2012;17(6):386-94.
21.(SCI) An audiometer to monitor progressive hearing change in school-aged children. Liao WH, Young ST, Lien CF, Wang SJ. J Med Screen. 2011;18(1):8-11.
22.(SCI) Comorbid 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asymmetry as a risk factor for severe vestibular neuronitis. Chuang YM, Chern CM, Liao WH, Hsu LC, Lien CF, Lirng JF, Shiao AS, Ko JS. Otol Neurotol. 2011 Apr;32(3):478-82.
23.(SCI) Mean hearing thresholds among school children in Taiwan. Yang TH, Wu CS, Liao WH, Yeh KC, Chou P. Ear Hear. 2011 Mar-Apr;32(2):258-65.
24.(SCI) The Hearing Scale Test for hearing screening of school-age children. Liao WH, Lien CF, Young ST.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10 Jul;74(7):760-4.
25.(SCI)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otosclerosis in Taiwan. Lee TL, Wang MC, Lirng JF, Liao WH, Yu EC, Shiao AS. J Chin Med Assoc. 2009 Oct;72(10):527-32.
26.(SCI) The costs and quality of operative training for residents in tympanoplasty type I. Wang MC, Yu EC, Shiao AS. Liao WH, Liu CY. Acta Otolaryngol. 2009 May;129(5):512-4.
研究計畫 :
- 利用人工智慧 建立突發性耳聾診斷及預測模型:臺北榮總 研究計畫主持人,(V113C-053),於 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本研究計畫用於識別突發性耳聾患者是否完全康復。這有助於優先進行聽力評估,並改善對這些患者的治療決策,提出的機器學習模型有潛力幫助臨床醫生及時且準確地預測聽力康復率,從而改善患者的結果。
- 開發深度學習主動降噪技術實現行動聽檢室-臨床應用及驗證(第2-3年):科技部 研究計畫主持人,(NSTC 112-2221-E-075 -001 -MY2 ),於2023年8月至2025年7月,本研究計畫目的是開發深度學習主動降噪技術實現行動聽檢室的理想,以確保測試純音頻率的不失真效果,延續先前的研究計畫案件,進一步驗證及臨床應用。
- 初始聽力圖預測突發性耳聾病患聽力復原預後之研究:臺北榮總 研究計畫主持人,(V112C-140 ),於2023 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研究計畫目的是協助臨床醫師預測突發性耳聾預後,使臨床醫師可以簡易快速精準評估病患聽力預後,並提供病患最佳治療策略。
- 開發深度學習主動降噪技術實現行動聽檢室-臨床應用及驗證:科技部 研究計畫主持人,(MOST 111-2221-E-075-005 ),於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本研究計畫目的是開發深度學習主動降噪技術實現行動聽檢室的理想,以確保測試純音頻率的不失真效果。
- 穿戴式遠紅外線裝置 應用於突發性耳聾病患之研究:臺北榮總 研究計畫主持人,(V111C- 140 ),於2022 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研究計畫目的是使用穿戴式遠紅外線裝置進行突發性耳聾病患輔助治療之研究,主要包括有聽損變化與耳鳴情況的預後。
- 以AI主動式降噪技術建立行動聽檢隔音室-系統建構,臨床應用與驗證(第二年):科技部 研究計畫主持人,( MOST 110-2221-E-075-005 ),於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本研究計畫目的是利用深度學習技術進行主動式抗噪演算法參數估計,提升主動式抗噪系統於非穩態噪音情境下之處理效益。
- 利用人工智慧APP進行常見耳膜疾病辨識及效度分析:臺北榮總 研究計畫主持人,(V110C-040 ),於2021 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研究計畫目的是利用人工智慧服務獲得耳膜疾病正確快速的診斷,有助於潛藏性聽損的早期發覺、治療,改善預後,帶動國內醫療診斷服務品質的提升,促進醫療診斷。
- 以AI主動式降噪技術建立行動聽檢隔音室-系統建構,臨床應用與驗證:科技部 研究計畫主持人,( MOST 109-2221-E-075-001 ),於2020 年8月至2021年7月,本研究計畫目的是本計畫提出之主動式降噪技術系統建構,讓受測者在非控制的噪音環境(各種噪音環境情境)下,也能進行聽力檢測,並且獲得準確高的檢測值。
- 開發智能聽力檢測應用系統於潛藏性聽損患者之研究:臺北榮總 研究計畫主持人,( V109C-157 ),於2020 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研究計畫目的是開發智能聽力檢測應用系統,整合三項主要架構,以聽力量值 App 為主軸,加上智能大數據應用系統及機器學習雲端監測系統,建立快速聽力檢測系統。驗證此智能聽力檢測應用系統,可否協助篩檢潛藏性聽損者有無聽損情形,同時可成為潛藏性聽損者居家自我檢測、追蹤聽力、監測聽力變化,以協助達成聽能復健之目標。
- 利用機器學習建立突發性耳聾預測模型及治療策略之研究:科技部 研究計畫主持人,(MOST108-2221 - E-075–001),於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與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賴穎暉博士研究團隊,對於突發性耳聾新病患們,利用聽力量值APP進行雲端 聽力監控,以協助病患的聽能復健過程,同時提高病患的治療預後情形。
- 智慧醫療設計 突發性耳聾患者-雲端聽力監測模式之研究:臺北榮總 研究計畫主持人,( V108C-178 ),於2019 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研究計畫目的是開發雲端聽力監控模式,應用聽力量值 App,驗證於突發性耳聾患者,聽力聽值檢測結果與純音聽力檢查平均聽閾值之差異,期能成為突發性耳聾患者居家自我檢測、追蹤聽力檢測、協助聽能復健之應用工具。
- 遲發型遺傳性聽損病因探討與聽力監測模式之研究-應用次世代定序進行基因檢測與聽力量值 App監控聽損:臺北榮總與中央研究院 研究計畫主持人,(VTA107-V1-8-1),於2018 年1月至 2018年12月,與中央研究院曹昱博士研究團隊合作,本研究計畫目的為整合基因檢測與聽力監測模式,依據基因檢測結果,可預測聽障疾病發生的模式與預後。探討以微型化聽力檢測 APP 監測的診斷率,並針對遲發性聽損患者,利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聽力量值 App 來監測其聽力變化,當有聽損程度變化時,可提早就醫以預防聽力損失,並能在聽損早期積極治療,期能積極保留剩餘聽力。
- 開發微型化聽力檢測裝置應用於突發性耳聾之研究:臺北榮總 研究計畫主持人,( V106C-169 ),於2017 年1月至2017年12月,與中央研究院曹昱博士研究團隊合作,本研究計畫目的是利用手機的聽力量值APP來檢測,一般臨床就診抱怨聽損的病患們,進而診斷是否為突發性耳聾?此微型聽檢裝置,將會受檢驗可否取代傳統型聽力檢測儀器,執行於診斷突發性耳聾的作業步驟中。
- 開發微型化聽力檢測裝置及其信效度之研究:科技部 研究計畫主持人,(MOST 105-2221 - E-075–005),於2016 年8月至 2017年7月,與中央研究院曹昱博士研究團隊的噪音消除演算法,於聽力量值APP中,本計畫開發微型化聽力檢測裝置-聽力量值APP,執行於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中,同時將試行於北市的學童純音篩檢活動中,以早期檢測出潛藏性聽損,及其各組聽力檢測的結果,進行信效度分析。
- 發展整合型的健康照護服務模式應用於機構式老人們:台北榮民總醫院 研究計畫主持人, (V102C-125),於2013年1月至 2013年12月,與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運動研究所 本計畫發展一套快速聽力評估方法來評估聽力量化的程度,即為銀髮族聽力量值法( S1-S15),利用聽力量值與溝通障礙的相關連性,讓民眾更容易理解,此快速聽力評估方法。
- 新式攜帶型聽檢計(聽力量值聽力計)研發與量產計畫:國科會 研究計畫主持人, (NSC101-2321-B-075-002),於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與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運動研究所 研發與量產新型可攜式聽力量值聽力計,將可運用於全民聽力篩檢的作業流程中。
- 老年人聽損實用篩檢法:國科會 研究計畫主持人, (NSC100-2221-E-075-002),於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與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運動研究所 研發新型的可攜式聽力量值聽力計,將可運用於老年人聽損篩檢的標準作業流程中。
- 2010年顳骨解剖及進階手術研習:台北榮民總醫院 研究計畫主持人,於 2010年1月至 2010年12月,設計協助住院醫師如何完成基本耳科顳骨解剖及進階手術的訓練。
- 國小學童聽力篩檢標準之研究:台北榮民總醫院 研究計畫主持人,於2010年1月至 2010年12月,設計比較國小學童聽力篩檢標準差異之研究。
- 聽力篩檢計劃的聽力複診及警示追蹤系統之建立:台北榮民總醫院 研究計畫主持人,於 2009年1月至 2009年12月,設計如何完成國小學童聽力篩檢計劃的聽力複診及警示追蹤系統。
- 國小學童聽力篩檢和耳科檢視流程標準化之研究:台北榮民總醫院 研究計畫主持人,於 2008年1月至 2008年12月,設計如何利用最短的時間內(約一個課堂的時間),即可以完成國小學童每學年度例行性聽力檢查的項目:包括純音聽力篩檢值和耳鏡檢視二項。
- 快速聽閾值聽力計的研製與應用:國科會 研究計畫主持人,(NSC 95-2221-E-075-001-MY2)於 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與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研發新型的可攜式聽閾值聽力計,將可運用於國小學童聽力篩檢和耳科檢視的標準作業流程中。
- 前庭神經炎抗病毒藥物的臨床療效評估:衛生署 研究計畫主持人,於2005年11月至 2007年10月,與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跨部會合作,進行前庭神經炎抗病毒藥物的臨床療效評估,證明抗病毒藥物並沒有比安慰劑更為有效改善前庭神經炎。
發明專利 :
- 廖文輝,蕭安穗. 聽力檢測及篩檢系統及方法 中華民國 發明第I 383780號 專利期間2013/02 至2028/01.
- 廖文輝,鄭彥甫,朱原嘉. 一種使用電腦執行診斷突發性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的系統與方法 中華民國 發明第I800058 號專利 專利期間2023/04 至2041/10.
- 廖文輝,陳彥奇,鄭彥甫,朱原嘉 以耳鏡影像自動診斷中耳疾病之系統及方法 中華民國新型第M642213 號專利 專利期間自2023 年6 月11 日至2032年 9 月 19 日止.
- 廖文輝,陳彥奇,鄭彥甫,朱原嘉 以耳鏡影像自動診斷中耳疾病之方法及其電子裝置或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中華民國發明第I829351 號專利 專利期間自2024 年1 月11 日至2032年 9 月 19 日止.
得獎事績 :
- 新科技助力突發性耳聾:最新診斷與治療策略,榮獲 台北生技獎 (2024年)
- 突發性耳聾 最新診斷策略與治療突破,榮獲 國家生策會第20屆國家新創獎 (2023年)
- 研發智能聽力檢測系統,榮獲 國家生策會第16屆國家新創獎 (2019年),並獲第17、18、19 屆國家新創獎- 精進續獎( 2020、2021、2022年)
- 臺北榮民總醫院 醫療創新獎 (2019年)
- 東亞耳科醫學會 Travel grant 優秀論文獎 (2018年)
- 輔導會各級醫療機構 優秀醫師獎 (2012 年)
- 臺北榮民總醫院 醫療創新獎 (2011年)
- 行政院退輔會 優秀醫師獎 (2011年)